电脑版

入“成”多年,完全“蓉”化|在蓉13年,她已是“精神上的成都人” 全球新资讯

2023-04-29 15:29:08来源:锦观新闻

编前语——

“蓉漂之后、再无漂泊。”这是一句来自人才的肺腑之言,更是一座城市品牌塑造的核心要义。

近年来,成都大力营造识才、爱才、敬才的氛围环境,实现引才、留才、用才的良好效果。


(资料图片)

在成都,尊才爱才的文化底蕴深深镌刻在城市基因里。也因此,每年4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,被定为“蓉漂人才日”。今年已经是第六个“蓉漂人才日”。在成都人才专属节日到来之际,我们走近几名曾经的“蓉漂”、如今的新成都人,看他们是如何“入‘成’多年,逐渐‘蓉’化”的。

丁柏芳:

在蓉13年 已是“精神上的成都人”

因为读大学来到成都的合肥女孩丁柏芳,用13年的时间,完成了从学生到律师的转变,在成都找到自己的职业坐标;也从刚开始听不懂成都话,到现在在老家吃饭都要随餐配上老干妈,日趋“蓉化”。她说:我自认为现在已经是“精神上的成都人”了。

从上学到就业 见证了成都发展最快的阶段

说起对成都的初印象,丁柏芳记忆犹新:“从繁华的火车北站坐着校车到川大江安校区,行至高新区,眼前赫然出现大片大片的农田。当时的我有点惊到了,因为这跟我想象中的大城市有点不一样。”这时是2010年。

就在这一年的9月27日,成都第一条地铁线路开通。“1号线终点站就在世纪城。当时我们川大江安校区的学生如果要进城的话,要从学校那边坐几站公交到世纪城,然后再坐地铁进城。”丁柏芳坦言,当时觉得成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城市,没有特别繁华的地方。

而变化很快到来。“从我大三开始,整个城市进入大搞建设的阶段。印象中,那几年成都很多高楼大厦拔地而起,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。也是在2013年的时候,我离开学校开始实习,去到城市更多的地方,也因此感受到这个城市越来越繁华,城市的节奏也越来越快。”

不仅“颜值”大变,成都各个方面都在突飞猛进。这一点,在丁柏芳2017年正式工作后,感受很深:“首先是成都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,比如入驻的外企越来越多,同时对外交流也变多了。”成为律师的她,一直在做政府和国企的投融资建设,“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成都的发展活力日益加强。”

13年时间 在成都打拼出一片事业天地

从律所实习生到成为一名独立执业的律师,丁柏芳靠着自己的认真、努力和智慧,在行业里找到了自己的天空。

“我的律师执业生涯是从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生干起,如今已经独立执业并拥有了自己的项目团队、稳定的客户群以及一定的业务体量。”

在10多年时间里,她参与了多个成都市或高新区的重大产业化项目,也曾获得律师事务所颁发的年度最佳非诉讼项目奖项。

“作为一个在成都待了十多年的‘蓉漂’,我觉得这座城市是我接触过的城市中,最适合我的一个地方。它既有文化的积淀,城市建设也很漂亮,还很宜居。相对于北上广深来说,我觉得成都更适合年轻人打拼——这里的就业准入门槛没有那么高;整个城市对外地人也比较友好,体现在物价、房价以及工作等各个方面。”她说。

而这几年成都的突飞猛进,也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。“可以说,我的快速成长,是跟这座城市的飞速跃升同频的。”

逐渐“蓉”化 享受新成都人的快乐生活

谈到对成都生活的融入,丁柏芳笑着说:“我觉得自己融入得应该算比较深吧,虽然我不会说四川话,但我现在听成都话毫无障碍;在饮食方面,我已经有一个彻彻底底的‘成都胃’了。我现在如果回老家的话,还不太习惯家里的饮食风格,要单独买一罐老干妈搭配着吃才行,哈哈哈……”

丁柏芳还很喜欢成都人的热情和包容。“我之前下班打车回家,路上跟司机都能聊上两句,感觉他们都很乐观,而且善于传递快乐。这种氛围,让我觉得这个地方待起来非常的积极、舒适。”

而成都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,也是让她打高分的地方。“成都这边的展览、话剧、演唱会……很多。在成都,不管你是文艺青年也好,还是喜欢运动,能找到自己的节目跟圈子。”

如今,丁柏芳在成都有事业,也收获了爱情。“蓉漂之后、再无漂泊”,在她的身上,生动演绎。而“入‘成’多年,逐渐‘蓉’化”的她,也享受着作为新成都人的快乐。
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袁弘 海报 袁弘 责任编辑 何齐铁 供图 受访者

本网推荐
相关新闻